|
|
|
第二军医大学发现用于治疗kras突变大肠癌的新型pdeδ降解剂-k8凯发前言 ras蛋白调节许多细胞过程,包括细胞增殖和分化,并在人类癌症中起因果作用。kras是ras中最常见的突变亚型,在肺癌占约30%,在结直肠癌占45%,在胰腺导管癌占90%,因此,kras被公认为是癌症治疗靶标之一。然而,靶向kras的小分子都还没有成功上市。 kras信号传导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在质膜(pm)上位置。为了到达pm,kras通过与pdeδ的穿梭因子结合。通过这一方式,pdeδ阻止kras与内膜结合,从而促进kras在整个细胞中的扩散。随后,kras通过释放因子arl2从pdeδ中释放出来,并通过水泡转运到pm。 现有的kras-pdeδ小分子抑制剂均存在蛋白结合活性高,但是细胞活性差的问题,其主要原因是arl2诱导高亲和力抑制剂从pdeδ的快速释放。 靶向蛋白水解的嵌合体(protac)是一种消除致病蛋白质的新兴治疗策略。作者设想通过protac 技术实现pdeδ的降解,从而实现kras-pdeδ小分子抑制剂更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。 设计思路: 对现有pdeδ抑制剂的研究发现,化合物2的构型与pdeδ的异戊二烯结合袋相吻合,并与arg61,gln78和tyr149形成了关键的氢键。其苄基暴露于溶剂区域,为e3连接酶配体束缚提供了可行的位点。泊马度胺具有合理的类似于药物的理化性质,并且在protac中广泛应用,因此,作者以泊马度胺为配体,引入不同的链,设计了一系列小分子。 方法和结论: 通过荧光偏振方法测定蛋白结合能力以及测定具有kras突变的两种细胞活性,作者优选出了化合物17f。 通过免疫印迹实验,作者证明了了17f诱导pdeδ降解的作用。 泊马度胺作为配体通常会导致ikzf1/3降解这一副作用,作者通过免疫印迹实验表明17f对ikzf1/3的降解作用微乎其微,证明了17f的降解选择性良好。 ras蛋白能够调节mapk和 mtor相关通路,作者通过wb实验验证了17f在kras突变细胞sw480上对ras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。 在小鼠sw480体内异种移植瘤模型中,相比较化合物2而言,17f的抑瘤率大大提高,并且作者用免疫荧光实验也证明小鼠体内存在pdeδ的降解。进一步药代动力学分析表明,尽管17f和其他protec小分子一样分子量较大,但它在大鼠中能够被有效吸收并获得足够的血浆暴露量。 参考文献 [1] junfei cheng. discovery of novel pde# degraders forthe treatment of kras mutant colorectal cancer. j.med. chem. 2020(doi: 10.1021/acs.jmedchem.0c0092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