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就对结直肠癌有长远益处!-k8凯发在score试验中,意大利s. giovanni battista大学医院的senore及其同事以1:1的比例随机分配34 272名年龄在55~ 64岁的成年人接受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或常规护理。尽管所有参与者表示对参与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筛查感兴趣,但在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队列中,有7138例患者未接受既定的检查安排,另外87例因其他原因未接受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。最终接受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的队列中有9911例患者的数据用于分析。所有试验参与者的结直肠癌(crc)发病率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.4年,crc死亡率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.8年。 在意向性治疗(itt)分析中,将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,crc发病率下降19%(rr[rate ratio]=0.81;95%ci:0.71~0.93); 遵循研究方案(per-protocol,pp)分析中,将干预组筛选的参与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,crc发病率下降33%(rr=0.67;95%ci:0.56~0.81)。 此外,itt分析中,crc死亡率降低22%(rr=0.78;95%ci:0.61~0.98),pp分析中crc死亡率降低39%(rr=0.61;95%ci:0.44~0.84)。 接受软性乙状镜检查的男性和女性的crc发生率均显著降低,但死亡风险仅在男性中显著降低itt分析,rr=0.73;95%ci:0.54 -0.97),而非女性(itt分析,rr=0.9;95%ci:0.59~1.37)。 研究人员指出,采用一生一次的方法时,这种策略的益害比将会提高,因为与筛查相关的负担和卫生保健成本将大幅减少。本研究结果与其他试验结果一致,而目前指南推荐“反复软性乙状窦镜检查”,因此,有必要对目前的指南推荐作出修改。 在一篇相关评论中,挪威奥斯陆大学的michael bretthauer博士及其同事指出,内镜检查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被讨论时,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太具侵入性,太需要资源的配置,而且对患者来说负担过重,以致不能认真考虑将其作为一种筛查性的策略。而意大利的这项试验发现非常了不起,或将终结crc筛查领域的这一认知或实践。 有多种方法可以筛查结直肠癌(crc),但它们在复杂性、成本、强度、局限性、结肠测试的部分和患者的偏好上都各不相同。但临床医生应该告诉患者,他们可以采取一种检查方法,如果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,那么患者很有可能在早期发现crc或癌前期病变。即使患者在一生中采用了其他检查方法,也依然可能会早期发病crc或癌前期病变。 美国癌症协会(american cancer society)建议,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人偏好,为45~75岁的平均风险患者提供大便检查或直接可视化检查(结肠镜检查、乙状结肠镜检查或ct结肠镜检查)的选择。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个体(例如:有腺瘤性息肉或crc的个人病史,有亲属在60岁之前诊断出的腺瘤性息肉或crc的家族史,有炎症性肠病的个人病史,证实或怀疑有遗传性crc综合征,或者有过腹部或盆腔放疗史),应该与他们的医生讨论这些情况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患者会被推荐只通过结肠镜检查crc,也可能被建议在45岁之前开始检查,特别是如果一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crc。 年龄在45岁、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安全地选择大多数健康计划承保的六种crc推荐治疗方案中的任何一种。 人们对crc筛查的偏好各不相同,而个人偏好也可能受到个人环境的影响。结肠镜检查通常需要一天的休息时间,如果患者很难获得有一天的休息时间,那么可以合理地选择几种粪便检查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检查,这些检查应该在家里进行。虽然结肠镜检查期间的不良事件很少见,但65岁及以上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期间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。如果患者一生中做过正常的结肠镜检查,那么这些患者就可以合理地转换采用粪便检查,可以在家里完成,然后送到实验室进行解释。如果检查结果正常,第二年再复检就可以;如果不正常,则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。 虽然软性乙状结肠镜只能检查出大约一半的结肠,但美国癌症协会仍将软性乙状结肠镜留在了推荐的筛查检查名单上,因为其能有效地减少crc的死亡率;在乙状结肠镜检查范围内如果发现异常,医生则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完整的结肠镜检查,在有些地方,乙状结肠镜可能是患者无需奔波很远就能进行的唯一直接视觉检查。 借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癌症预防和控制项目主席、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前医学教授sydney winawer的话:最好的检查就是患者可以定期接受并且做得很好的检查。定期crc筛查可以挽救生命,应将其列为首要事情。 参考文献: 1.bretthauer m, et al. ann intern med. 2021;doi:10.7326/m21-3770. 2.senore c, et al. ann intern med. 2021;doi:10.7326/m21-0977. 来源:肿瘤瞭望-消化时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