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肾衰竭父亲又查出直肠癌,经历两家医院拒绝后,这里为他们延续了父子缘-k8凯发郑先生全家福 上周末,郑先生带着66岁的父亲老郑来到浙大二院进行直肠癌术后复查。当大肠外科副主任李军告知他们结果一切正常后,父子俩长舒了一口气。 “人间最幸运的事,就是子欲养而亲还在。”郑先生说,“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时间,其实是用生命在支撑。不是见一面多一面,而是见一面少一面了。经历过父亲两次大病,我格外珍惜能陪伴他们的时光。” 父亲患上重病 儿子推迟婚姻 郑先生父母是建德人,平时靠务农为生,虽说辛苦,但一年下来收入还算过得去。 “那天,老爷子整个人都浮肿了。”郑先生在千岛湖的一家化工厂跑业务。回忆起12年前的往事,他依然记忆犹新。 郑先生说,父亲不光是身上,整张脸也肿大了一圈。一家人赶紧送医。检查显示,老郑患有多囊肝和多囊肾。因为囊肿的关系,他的肝脏有常人的两倍大,肾脏也已接近衰竭。 打那以后,老郑只能靠一周三次的血透维持生命,再也不能下田干农活了。 “儿子还没结婚,家里又因为我的病多了这么多开销,是我拖累了家里啊……”那段时间,老郑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。 刚工作没几年的郑先生,边上班边为父亲奔波。渐渐地,老郑的病情在儿子的悉心照料和血透的维持下趋于稳定。 等父亲病情稳定,郑先生才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。这几年里,他结婚生子,一家人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。 父亲查出癌症 儿子多方求医 去年,老郑出现了便血的现象。考虑到便血量不多,大家都以为父亲是痔疮犯了,并没有太在意。 如此持续了两个月,老郑心里不踏实,便在儿子的陪同下去医院做了检查。 “直肠癌!”一周后,郑先生从医生手里拿到父亲的病情确诊报告后,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没忍住,泪洒当场。 身旁的老郑怔了一下后却笑了,他拍拍儿子的肩膀:“我这几年的日子已经是捡来的,看到你成家立业,孙子孙女出生,我这一辈子够了,值了。” “不够,我们的父子缘分还没够,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!”郑先生不甘父亲就此放弃。 可遗憾的是,接连去了两家医院,医生都对老郑的情况摇摇头,因为合并疾病较多,手术恐怕无法安全进行,手术风险极大。 父亲手术成功 儿子心怀感激 难道父亲真的没救了?郑先生不甘心。去年9月,在朋友的推荐下,他找到了浙大二院大肠外科副主任李军。 面对着如此复杂的病情:不仅有12年的肾衰竭病史,还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支架置入病史。接,李军将面临极大的手术风险;不接,老郑的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。面对这对感情深厚的父子,李军下定了决心:接! “我想,以医院强大的综合诊疗能力、大肠外科的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以及先进的操作平台,手术一定会成功的。”李军说。 李军认为:老郑的直肠肿物本身并不难处理,难点在于,因为老郑长期血透后凝血功能较差,在手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性增加。更重要的是,他的肝脏是常人的两倍,挤占了大部分腹腔,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空间。而传统的肠镜下切除术有较大的局限性,难以处理较大的肿瘤。 老郑的肝脏,就像上图中气球中的气球 变大了之后便挤占了腹腔的空间 幸运的是,老郑的这颗直肠癌比较早期,没有浸润到较深的组织里面。综合老郑的整体病情,李军为他选择了经肛门微创手术(使用tamis操作平台),使用腹腔镜设备经肛门完整切除肿瘤,再将创面完整缝合妥当。 手术只耗时1小时,而且没有切口。术后第二天,老郑就可以下床活动、喝米汤等。3天后,老郑顺利出院,至今未复发。 “这件事之后,感觉自己一下子成熟了。”现在,郑先生每个周末都回家看望父母,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先考虑父母。单位安排出差时,他也会提早规划行程,每天打电话报平安。“父母在,家就在。感谢李军主任,延续了我们的父子缘。”郑先生动容地说。 文 | 青年时报 任方圆 ;大肠外科 焦裕荣;宣传中心 小仙 编辑监制 | 浙大二院 宣传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|